沈安良竹笔毛笔书法艺术网 - 沈安良竹笔|沈安良毛笔|沈安良书法

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 > 沈安良栏目 > 最新公告 >
“六种能力”催生书法大家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05-31  点击次数:  【返回】

“六种能力”催生书法大家

——一个书法大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一个书法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那么,书法大家呢?

我在学习和研究我国的书法史以及了解各个时代的书法大家、巨匠与泰斗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寻找这两个问号的答案,并有了一定的收获:一个书法大家不仅志存高远,而且矢志不移;不仅注重在传承中创新,而且为此不懈地奋斗;不仅具有超群的书法艺术水平,而且具有独到的书法理论水平,并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一句话:不仅具有精湛的“字内功夫”,而且具有宽博的“字外功夫”,具体应该具备以下六种素质和能力: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特色和临帖悟帖的储备能力、博学多识和多门类艺术营养的汲取能力、书法技法游刃有余的掌控能力、作诗赋词妙笔生花的写作能力、汲古精华铸今风采的创新能力、书法艺术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的融合能力。

当然,这只是我学习研究的体悟和观点,并非绝对的标准,也算是提供一种努力的方向和奋进的目标。一般说来,只要具备了前三项的素质和能力,完全称得上一个书法家了。而要想成为书法大家,必须具备上述的“六种能力”。只有这样,才可向书法大家或艺术大师的行列奋进。

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特色和临帖悟帖的储备能力

我在《通向书坛的必由之路》中,谈到了读帖、临帖等一些习书的方法,是否按照要求做到了?即使是做到了,还有这样的问题:读帖了,不等于记住了;临帖了,不等于留在心里了;名人名帖的书法艺术特色概括出来了,不等于刻在脑子里了……因此,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储存”了没有?或者说“储备”好了没有?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不能说等于白学了,但在习书效果和今后书法艺术的创作提高上,总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把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特色和所选过、读过、临过的碑帖都“储存”或“储备”起来了,哪怕是八九不离十呢,这就等于有了丰厚的“本钱”和牢固的“根基”。而有了这一能力,对于习书效果、对于书法创作、对于融会贯通、对于在继承中创新,等等,就有了宏图大展的舞台和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战场”,将有利于不断地提高书法艺术。写到这里,不由使我想起了《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比赛节目。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同倾力打造的语言文化精品节目,是展示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广泛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的诗词知识比拼,如今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一年一届)。四年来,那些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比拼的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精英,为全国亿万观众奉献了无比精彩的文化盛宴,共同体味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诗意人生,既是一种高级文化节目,更是一种对于人生的启迪。在这个品牌节目的诗词比拼中,无论是个人追逐赛,还是攻擂资格争夺赛,或者是擂主争霸赛;无论是识别唐诗,还是识别宋诗,或者是连接上一联的诗句;无论是飞花令,还是超级飞花令,或者是诗词接龙;无论是横扫千军,还是出口成诗,或者是你说我猜,等等,这些都是检验每个参赛者的诗词“储备”能力。也就是说,谁的脑子里“储备”的诗词多,谁就有在比赛中获胜的可能。

当然,在诗词的比拼中也没有这么简单。“储备”的诗词再多,可理解能力差,仅仅是死记硬背,其效果也难以发挥出来。有一位男士,背会、“储备”了四千多首诗词,能够超过他的人恐怕也为数不多,但他连个人追逐赛这一轮也没有过去,为什么?这就是缺乏深刻理解和充分地发挥能力(其中包括临场经验和心理素质),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忆更深,善于发挥,这也是我例举《中国诗词大会》的缘由。也就是说,历代名家的书法艺术特色和临帖悟帖的储备能力包括三方面的“职能”:一是储备,二是理解,三是发挥。在诗词的比拼中,个人追逐赛失败一次后,还可以“绝地反击”,再争取一次资格,其中的“横扫千军”,要同“百人团”的十二名选手一争高下,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攻擂资格争夺赛中,“超级飞花令”要求:诗词中不仅要有某一个字,还要有动物、植物或者地名等,也是相当的难;特别是诗词中要有成语,更是难上加难,但擂主和总冠军过关斩将,一路走来,实在了不起。其关键就是三点:一是“储备”的诗词要多于他人,二是理解能力强,三是发挥能力极佳。因此,历代名家的书法艺术特色和读帖、临帖、悟帖的“储备”,只有像诗词比拼中的擂主和总冠军那样,不仅“储备”了,而且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发挥,才能把“储备”变成能力,在今后的学习、探索书法艺术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深层次上理解,我这里说的“储备”能力,其实就是从书法历史中汲取走向今天和未来的智慧。我们在习书的过程中,学习的思路和眼界从何而来?毫无疑问,我国的书法历史就是最重要的源头。书法史源于一代一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着文化、闪耀着智慧。学习书法史,研究书法史,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一种技能和精神的“还乡”。一部书法史,记录着历代名家的艰辛奋斗和惊世奇迹,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记录着光辉的理论和宝贵经验,蕴藏着精巧的技艺和睿智的哲思。所以,我们要以书法史中的逻辑、书法史中的思维、书法史中的眼光、书法史中的情怀,鉴古知今,学史明智;明所从来,知其将往。这就像从古诗词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一样,于书法历史传承中采撷智慧,于习书过程中神交千古,书法史也就必然能够成为一道来自过去的强光,照亮我们习书、创作前行的征程。

那么,如何“储备”历代名家的艺术特色和所临的法帖、并从中汲取智慧呢?这里以“五体”书法中的行书为例,来作一番探索。

行书,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字体。宋代的苏轼说:“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典型行书的基本外型与楷书相似,但有两点比较突出:横竖笔画的起收处,都是斜切角(横折交接处常是“方折”);横画向右上倾斜。其书体大体保留了楷书的字型,部分吸收草法,使之像草书那样减省、连带,既便捷易识,又活泼洒脱,颇具生动之美。初学行书,唐代的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也就是说,法帖应全面展示行书的基本写法。例如,读帖、临帖可以选择晋代王羲之的尺牍如《得示帖》《丧乱帖》等;王献之的《廿二九日帖》《地黄汤帖》;宋代米芾的《蜀素帖》和元代赵孟頫的尺牍等。当迈进深入阶段后,应选择在审美性质的表现上相对稳定并富有特色的法帖,如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唐代颜真卿的《争座位帖》《祭侄文稿》,陆柬之的《五言兰亭诗》《书陆机文赋》,宋代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渡海帖》,黄庭坚的《苏轼黄州寒食帖跋》《韩山子庞居士诗帖》等等。

说到这里,就要接着进行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储存,总结,理解。就是在读帖临帖的过程中,总结出名人名帖的艺术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而且从“储备”变能力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托,更有利于汲取书法史中的智慧。例如,王献之将个人性格的优点,熔铸于书风之中,其行书出笔迅疾,反应敏捷,但疾而不燥,意态从容沉着;以圆笔为主,方笔辅之,达到了刚柔相济、方圆兼备的完美结合;中锋侧锋交替互出,线条遒劲;运用外拓笔法,以开张奇丽为美,表现出了一种洒脱豪迈的气概。

陆柬之的行书艺术特色:落笔浑成,亦庄亦谐,清隽飘逸,婉转圆润,流美成熟,故有“晚擅出兰之誉”。

苏轼的行书艺术特色:起伏跌宕,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不乏骨力,光彩照人。

黄庭坚的行书用笔艺术特色:变长为短,把横竖撇捺变之为点;变断为连,把字中一些不连贯的笔画用牵丝钩挑连接起来;变直为曲,把横竖直线变为曲线;刚柔相济,把枯与润、轻与重、曲与直等相互矛盾的笔画和用墨有机地统一起来,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以扛鼎之力为舞女插花,化百炼之纲为绕指之柔,章法行气贯通,筋脉相连。

赵孟頫的行书艺术特色:遒媚秀逸,笔法圆熟,结体严整,雍容华贵,潇洒中见高雅,秀逸中见清风。

总结概括出的这些名家的行书艺术特色,都体现在他们的名帖之中。这样,就可以加深名家书法艺术特色和所临所悟碑帖的理解与记忆。当然,其他如楷书、篆书、隶书和草书各种字体,也要做到这一点。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一位书法家对于名家书法的艺术特色和所临碑帖有了可靠的理解与记忆,不仅有利于“储备”,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也就有了牢固的基础,拥有了自我;记住了历史,汲取了智慧,就拥有了把握现实和走向未来的依凭。只要把上述过程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完成了,就可以在书坛的舞台上一展自己的优势和才能,不断提高习书、创作的艺术水平,也就能达到我们心中的追求和目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历代名家书法艺术特色和临帖悟帖的储备能力。

博学多识和多门类艺术营养的汲取能力

这一点基本上形成了共识:书法看似展开在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于视觉的单一艺术,而实际上却上一门综合性艺术;既然是综合性艺术,就要有博学多识和多门类艺术的汲取能力。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文字书法“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不仅是对中国文字,或者说书法艺术审美特征的简明概括,而且阐明了中国文字或书法意、音、形的综合性特征,这也又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国书法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因此,任何一位书法家,必须博学多识,认真汲取各种艺术的营养,不断提高书法艺术,而这一能力则是书法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博学多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自然就要靠读书学习了,这一点我在《万万不可忽视“字外功夫”》中已经讲了许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既然书法艺术承载着文学性、绽放着中国哲学的思维,也联系着史学和美学,那么,再次严格地说,或者说是重申:书法不是单一的艺术,而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书法艺术与文学和哲学的融合、与史学和美学的合璧。因此,一定要从历史的高度认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及其意义。中国古人早就重视读书学习。孔子的一生,既是教育者的一生,也是学习者的一生、读书人的一生。他开创了儒家学派,而儒家学派最广义的所指,就是“读书人”,这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会受到高度尊敬,也是中华文明崇尚读书的一种表现,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色。孔子曾说,忠信的人很多,十里之地就能找到忠信的人,但要找到一个好学之人,却并不容易。他的整个“论语体系”里,就把“好学”当作一个非常难得的德性。宋代朱子的出现,把孔子的传统大大加强和发扬了,因为朱子讲了“格物致知”,而“格物”归根结底就是读书。从根本上说,朱子学这个庞大的体系,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读书学习。朱子的哲学就是为学习的精神、学习的必要性、在学习上下功夫的重要性所做的一个哲学论证。再从哲学的观点看,读书学习不仅是个人求知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人类历史实践活动和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是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得以积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的方式。这就印证和启示我们,做好任何工作,都要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提高书法艺术,当然就离不开刻苦学习、博学多识了。

为什么强调书法家要博学多识、拥有多门类艺术的素养?归根结底,这也是因为书法乃是综合性艺术的缘由。书法艺术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还在于其审美价值的丰富性,而丰富性就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既具有建筑的空间美,也具有雕塑的静穆美;既具有舞蹈的流动美,也具有音乐的韵律美;特别是具有绘画艺术的直观美。而各门类艺术的交融,使书法艺术展示了书卷气、文学味、形象性、节奏感,进而增添了书法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美。因此,必须强调:书法家一定要拥有博学多识和多门类艺术的汲取能力。下面我将一一阐述。

要汲取一点建筑知识和艺术。书法艺术的结构能够取得平衡、精密、匀称而又多样变化的效果,与建筑之美类似、相通。当我们欣赏一座建筑的结构之美时,也能联想到书法艺术的结构之美。书法艺术的结体,就借用了建筑术语,称之为“间架结构”,含有造型的意义。比如,中国书法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审美观念非常相似,都能创造“意境”,而“意境”的创造都依赖于“虚”“实”关系的巧妙处理。园林艺术的“虚”“实”处理,强调合理而巧妙地安排“开合”,这就是书法艺术通常所说的,“计白当黑”,虚实相间,就像一座建筑。书法结体造型的几个原则为主次、欹正、违和,古典园林空间的安排手法是借景、隔景、分景,二者功能相近,都是为了巧妙地组织和拓展空间的美感。因此,汲取一些建筑艺术的相关知识,有利于为书法艺术的结体美增色。

要汲取一点雕塑知识和艺术。每当我们来到公园或者具有特色的街道,都可以看到一种景色:各种形状、各种姿式的雕塑总在吸引人们的眼球,令大家欣赏。而一看到这一艺术美景,也会联想到书法艺术。书法美与雕塑美也有相通之处。雕塑美是由体积、结构、空间三个重要因素所构成,而书法美不仅有结构、空间的美,其点画书写还能产生有骨有肉的形体感。现在有的人倡导“主体书法”,实际上就是雕塑与书法的结合。中国古代有些匾牌的书法字迹从底部凸了出来,现代有些广告牌的书法字迹也进行了透空处理,二者都具有“主体感”。如果采取上述凸出和透空的方法,发展为书法雕塑,则扩大了书法的表现手法与应用范围,也有一定的意义。可见,懂点雕塑艺术,也可为书法艺术添彩。

要汲取一点舞蹈知识和艺术。我们每当看到舞蹈演员翩翩起舞、旋转跳跃的时候,那优美的舞姿和欢快的节奏之美,也就会联想书法艺术所表现出的气势和力量的动态之美。古人把书法艺术称之为“无形之象”,我们从书法艺术线条气势的变化中,就能体味到优美的舞蹈动态。有的书法作品,如行笔自然、活泼洒脱的行书,就容易使人想到轻歌慢舞的姿态,是那样的轻盈、委婉、柔美,如同春风杨柳,雀翔鸟飞;多变的笔法、飘忽不定的线条、节奏跳动的草书,使人容易想到西班牙的舞蹈,动作热情、奔放、豪迈,如同高山瀑布,大海激浪……唐代的孙过庭在《书谱》中运用“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等动态来形容书法艺术的态势,而草书一笔下来,仿佛舞蹈一样的流畅,也体味到了鸿飞、坠石、惊蛇的形态之美。可见,学点舞蹈知识,就可使书法艺术充分体现节奏美。

要汲取一点音乐知识和艺术。古人用“无声之音”比喻书法艺术,中国的历代书论在评论书法之美时,常常把书法美与音乐美联系起来。因为书法本身虽是无声的,但其点画及结构却能造成一种与音乐相通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再从审美风格的取向看,书法和音乐一样,具有多样的风格走向。虽然一个是视觉艺术,一个是听觉艺术,但都是从节奏、平衡、变化、和谐等方面的组合构建了韵律美。音乐是用旋律书写作品,表达作者的欢乐、愤怒、激情、希望等种种情绪和节奏韵律之美,牧歌使人宽广、赞歌让人豪迈、摇滚乐令人冲动;书法则是从笔法、墨法、字法、谋篇布局等方面表达情绪和丰富多样的审美取向,篆书令人愉悦、行书使人舒畅、草书给人激情。这正是:音乐,人心之声;书法,人心之画。学点简谱,懂点音乐,就能增强书法艺术的韵律美。

要汲取一点绘画知识和艺术。书画艺术一直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自古即有“书画同源”之说。书法的绘画美,不是说书法像绘画那样具体地描绘物象,而是指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之美与中国画的用笔、结构、章法有类似之美和相通之处,有些书家甚至采用绘画的形式结构字型,“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也就成为我国书画艺术特有的现象与传统。而这种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自宋元以后越来越发密切了。宋元以前的画家,同时兼擅书法的情况不是没有,但不普遍。宋元之后,这种书画兼通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宋代的苏轼、米芾都是文人画的先驱者。此后元代的赵孟頫、倪瓒,明代的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徐渭,清代的郑燮、金农、吴昌硕等,无不是书画双绝的大师。其中一些大师、巨匠,或“引书入画”,把书法技艺融入绘画之中;或“引画入书”,把绘画技艺贯于书法之中,从而产生了综合的艺术感染力。草书,尤其是行草、狂草,是我国书法艺术最扣人心弦的领域之一,也是令文人画家驰骋艺术才华的一个艺术门类。他们在草书领域不断耕耘,并移草书笔法于绘画之中,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艺术造诣和艺术品位,如赵佶、陈淳、黄慎等,都是书画兼擅的文人画家,不仅在绘画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其草书也在书法史上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成为开一代之风气者。南京博物院藏有陈淳的《洛阳春色图》及诗跋书卷,从中可见其书画艺术造诣之深。

陈淳,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苏州人,号白阳山人,文徵明的弟子,擅长书画(草书造诣高深);擅画水墨花卉、山水,尤妙写生。他的写意花卉师法沈周、文徵明,笔法纵肆,淡墨浅色,洒脱生动,极富疏爽松秀之致,被誉为“深得写生之趣,当代第一手”的美名;山水师法黄公望、王蒙、“二米”及高克恭、文徵明笔意,奔放酣肆,天趣盎然,与他的草书相映成辉。陈淳的书法,先是师法文徵明,并在后来突破了文徵明的影响,中年以后不断向古人学习,主要师法杨凝式、林藻、李怀琳、米芾等人,逐渐与文徵明拉开了距离,确立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具有“笔气纵横,天真烂漫,如骏马下坂,翔鸾舞空”之气象,继承了米家书法艺术的特色。其《洛阳春色图》诗跋如下:“东风飘飘不绝吹,游蜂舞蝶相追随。名花嫣然媚睛昼,深红浅白纷差池。高堂列筵散罗绮,朱帘掩映春无比。歌声贯耳酒如渑,醉向花前睡花里。生人行乐须及时,光阴有限无淹期。花开花谢寻常事,宁使花神笑侬醉。”吴湖帆题跋此卷说:“陈白阳以草书作画,董文敏极推崇之,传世真迹经意者甚少。余所见最精者,以此《天香图》与孙氏藏《红梨花图》两卷为极诣,皆用大草题咏,尺龙蛇飞舞之能。有明一代,除石田翁之古穆、仇实父之精之外,惟白阳。此二卷叹观止矣。”他对陈淳引草书作画、“大草题咏,尽龙蛇飞舞之能”给予了高度的赞叹和认同,认为其书画在明代首屈一指,所确立出来的豪纵的审美气度,堪与沈周的古穆格调、仇英的精工之美并驾齐驱。《洛阳春色图》的诗跋草法颇为精熟,酣畅淋漓而又不失法度,确立出纵横豪畅、天真秀逸的审美意象和风格特色;其在章法上大开大合、豪纵奔放,不愧一代大写意画家的手笔。

明代,几乎人皆尽知的著名画家唐寅(唐伯虎),就将诗、书、画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充分体现了一代艺术家卓越的才情。《李端端图》的题跋,即是唐寅比较著名的绘画诗跋之一,从中可见其书法艺术的个性特色。其诗为:“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李端端图》的诗跋为行楷书。在这里,唐寅把绘画的笔法融于书法,呈现出了秀雅洒脱、端庄俊美的审美意象。这也同他绘画的笔墨取法一样,将过于刚硬雄伟的笔墨风格向秀美转化,倾向于表现妩媚潇洒、俊美秀拔的神韵,传达出端丽秀美的审美基调。能将他所师法的欧阳询、李邕、颜真卿、米芾、赵孟頫等人的书法完美、有机地和绘画融合为一体,也许只有唐寅如此过人的才情才能如愿。这一诗书画的合璧,将画家婉转、清丽、秀美、潇洒的气格表现出来,于自然秀美的格调中见潇洒流利的内在神韵,独具一格。

可见,汲取一些绘画技法,就能更有效地提升书法艺术的高度。

艺术都是相通的,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综合上述,就可体味到博学多识、汲取多门类艺术的能力,对于提高书法艺术的重要性。既然立志于书法事业,就要不断强化“这方面的汲取能力”,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

书法技法游刃有余的掌控能力

写下这个题目,我自然想起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庖丁解牛。

庖:厨师;丁,他的名字。说的是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的声音,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但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相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篇》,其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世上的事物纷纭复杂,只要反复实践,循环往复,掌握了它的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游刃有余,迎刃而解。学习、创作书法艺术也要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按照习书的规矩和要求,反复实践,不断砥砺,就会悟出书法之道,掌握其规律,正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精能生妙、妙能生绝、绝能生神一样,游刃有余地掌握好笔法、使用好墨法、控制好字法、驾驭好章法,就能出手不凡,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精品佳作。

为什么要具有书法技法游刃有余的掌控能力?道理很简单:要做一个书法家,或向书法大家挺进,必须具备游刃有余这一“功力”。否则,离“家”就远了。古人饮酒作诗助兴者甚多,或喜或悲、或愁或忧,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曹操的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赢得了古今许多人的共鸣。然而,写诗和书法多少还有些区别。一般来说,饮酒之后,手就不大听脑子的指挥了,可历代书法大家由于游刃有余地掌控了书法技法,饮酒后也能写出书法精品。书法史中不单单是李白、怀素喜欢饮酒,但凡诗文书风豪放者,亦有同好,比如王羲之、苏轼、祝允明和王铎等等。号你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就是王羲之在微醺的状态下所作而成;同属王氏家族的王慈,就有《柏酒帖》传世;苏轼的《爱酒歌》,笔势流畅姿肆,骨力内含,结体缜密,意态丰腴,充分体现了苏轼笔法的刚柔相济、绵里藏针的艺术特色,等等,这里就不举更多的例子了。如果没有这种游刃有余的“功力”,哪有酒后这种至高境界的书法艺术。我虽不饮酒,但颇识酒性。自己一旦创作,无论是创作诗词曲还是书法,那就如同饮了酒一样,兴致很浓,状态极佳,心到手到,挥洒自如,这是我独有的一个特征。这一特征既可在我创作诗词曲时显现,也可在我创作书法时看到,有人称之为“一绝”。

再从书法史上看,汉代的师宜官、张芝、蔡邕等,晋代的索靖、“二王”、卫铄(卫夫人)等,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随良、颜真卿、陆柬之、张旭、怀素、柳公权等,宋代的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周允明、文徵明、徐谓、董其昌等,清代的王铎、郑板桥、傅山、刘墉、何绍基等等,每一位书坛泰斗、巨匠、大家无不具备游刃有余的书法“功力”,而要想成为书法家、书法大家,必然要游刃有余地掌控书法技艺。我在这里仅举一例。

明末清初,由于时局的剧烈变化,社会环境极大地影响了书法,使书法家具有个性和气势的作品不断出现,从中也反映出了书家内心的强烈变化,尤其是行草、草书、狂草书,此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和傅山等,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杰出书法大家。其中,傅山晚年最具代表性的大草作品《右军大醉诗》,既反映了他厚重、正大而豁达的性格特点,也使其面对社会剧烈变迁的焦灼、压抑、不安以及沉郁的心境,在痛快淋漓、奔腾不羁的线条和结体中获得了绽放和喷发,同时还可以看到他游刃有余地掌控书法技法的超强能力。其诗如下:“右军大醉舞蒸豪,颠倒青篱白锦袍。满眼师宜欺老辈,遥遥何处落鸿毛。”这幅书法作品描绘了右军大醉后挥笔创作的状态,通过快速地行笔、丰富多变的结体,营造出奇崛雄深、清劲爽利的审美意象,成就了激荡心灵、气势开张的经典之作。在笔法上,《右军大醉诗》的使转、提按、顿挫的笔法运用非常到位,点画往往一气呵成,线条互相缠绕,忽虚忽实、忽转忽折、忽粗忽细、忽紧忽松,将线条的造型能力和独立的审美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墨法上,傅山在这幅作品上非常注重水墨在绢本上的渗化效果,无论干湿、浓枯、虚实、缓急、轻重的处理恰到好处,使作品淋漓而又含蓄隽永。在书写材质与笔墨、思想情感的表达上,把握得非常耐看,也是其用墨、用水的微妙之处,细细品味很有意思。在章法的安排上,傅山十分注意行笔的气势贯通,下笔沉着痛快,笔势奔涌,表现出极为惊人的大空间分割、融合的艺术驾驭能力。还有,在这幅作品中,他不断调整书写节奏,增强动静对比,使全幅在倾泻性的书写过程中留得住、收得住,经受住理性的羁束,于有法无法中使其书写步入自由王国。显然,如果游刃有余地掌握好了笔法、使用好了墨法、控制好了字法、驾驭好了章法,欣赏起来,就会不知不觉进入陶醉的天地。因此,要向书法大家的门坎迈进,必须具有书法技法游刃有余的掌控能力。

能否做到游刃有余地掌控笔法技法,除了上述的反复实践、掌握规律和领悟书法之道等做法外,还有一点需要提及,这就是执笔的方法。执笔是否得手,也关系到书写是否流畅、能否有效控制笔法技法的问题。其原则是:运笔灵活,便于表现点画的艺术效果。我现在是用“五指执笔法”书写,即:用大拇指的指肚按住笔管;食指弯屈斜向下,用第一关节靠大拇指的边侧与大拇指相对,一起押束笔管,将笔固定住;中指弯屈,指尖斜下向内勾着笔管;将无名指弯屈,用指甲与肉的交际处抵住笔管(便于运笔时控制笔的回环使转);小指弯屈如无名指,并紧帖无名指,对无名指起协助作用。这种执笔方法的优点是:五指能够自然屈伸,用力均匀,使毛笔在手中既稳稳当当,又能前后左右地回旋运转,便于控制,无论坐在写字台前,还是站在写字台前;无论用枕腕或是用悬腕,都很适用。同时,还能使毛笔垂直于纸面,十分有利于表现点画。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为了运转自如,握笔不宜过紧;不要紧攥五指,让手指和笔杆与掌心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运笔灵活;执笔的高低和手腕悬起的高度这就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

当然,笔有大小、轻重、形状和性能的差异,书写的字体也有大小、书体和书写条件及场所的不同,执笔的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应根据个人的情况、习惯,以“运用灵活、便于表现点画的艺术效果”为原则,随机应变,并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执笔、控笔能力,保证书法艺术的书写效果。

作诗赋词妙笔生花的写作能力

诗为心画,歌以咏志。书法与诗词,说得再大一点,书法与文学、书法与哲学,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历代的书法大家都皆喜欢以笔墨挥就心声,以书道涵养诗词创作。从他们的人生和作品中,就能充分见证诗词和文学、哲学与书法之美的相辅相成、相映成辉。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书法家,一个向往成为书法大家的仁人志士,必须具有作诗赋词、妙笔生花的写作能力。这既是提升书法艺术的需要,也是增强自身修养的需要;既是人们观赏书法艺术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既然立志于书坛,就要为着这一目标奋斗,朝着这一目标奋进。

时代在前进,人民在进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情感的丰富,以及精神领域的再度拓宽,大家对于书法艺术作品的欣赏标准和水平也日益提高,已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了,新的情感、视野、水准,要求书法家既有艺术作品技法的日益精进,也能创作出更新的表达思想情感的书法作品。因此,决不能只重视书法艺术作品的“新奇”,片面地追求书法结构的独特,而不研究书法作品的内容,或者说研究不够,往往老诗重书,老词重写,老话重复,既不从内容的价值上考虑,也不注重研究人们的心理,常常提笔“春眠不觉晓”,落墨“花落知多少”。当然,我不是说古诗词不好,不学不写古诗词了,而是只有“这一手”应付,不想“第二手”惊人,如何能满足观赏者的胃口和心理?这与书法风格单一化一样,也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难怪创作了《李自成》等脍炙人口小说的著名作家姚雪垠在《书法门外谈》中说:“常常看见有不少条幅出自不同书家之手,书法风格各有独到,但内容都是几首常见的诗词,毫无新鲜感。内容的千篇一律影响我对他们书法艺术的欣赏。”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沉思。仔细琢磨,这是时代和人民对我们的提醒与促进:现在人们欣赏书法艺术作品,早已不再是单纯地为了欣赏而欣赏,而是要在欣赏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美感享受,多方面地陶冶自己的情操。由此看来,书法家不能只是挥毫洒墨就算完成了任务,而是要创作具有丰富内容、意境深远、给人启迪的书法艺术作品,这才算尽到了责任。可见,如果没有作诗赋词、妙笔生花的写作能力,就会落后于时代和人民的要求。

我在前面的篇章中曾经提到,自古以来,哪一位书法大家、巨匠、泰斗不是学者、诗人、文学家?哪一位不能出口成章、提笔成诗、妙笔成文?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即兴命题作文到讲述起居生活、喜怒哀乐的“二王”一脉尺牍手扎;从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到孙过庭的《书谱》;从苏、黄、米、蔡的我写我诗到文徵明、祝允明的自抒胸意;从鲁迅、郭深沫若笔下的妙文到毛泽东气吞山河的诗词和潇洒的草书等等,都可以看到这些大家的原创佳作,既有体现精神高度的,也有接地气的,在书法、诗词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许多都可以进行学习借鉴和探讨。明代的徐渭,具有卓越的艺术才华,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在诗文、戏剧、书画各方面都有重大贡献,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他师法黄庭坚、米芾、苏轼等诸家书法,还上追钟繇、索靖、“二王”,并经过自己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书法艺术,从他的诗、书并佳的《三江夜归诗》中,就可感受到其取法渊源与学书门径。徐渭的诗、书如下:“吴馆观涛百不违,卅年闭户一全非。 念为发难枚乘老,听说风波柳毅归。 龛赭夹流惊箭筈,鸬鹚回艇晒溪衣。 孝娥不减行人恨,并作鸱夷怒色飞 。”其诗入古出新,风格独具,不拘一格,异彩纷呈;语言纵横开阖如风云变幻,真力弥漫而想象奇特,意境通达变化,往往得豁然开朗之享受。其书法用笔大胆,湿笔浓墨一泻直下,酣畅、爽利、跳宕,给人以淋漓尽致之感;结体造型或扁或长,或方正、或欹侧,各具姿态;章法充分运用点画的空间张力向外拓伸,四处撑满,给人以奔放雄伟、流利劲荡之感,令人叹为观止,真可谓诗书合璧,相映生辉。可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有作诗赋词、妙笔生花的写作能力。

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这是自然、人生的规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是雄心壮志的体现。作为书法家,就要志存高远,天天向上,像古今诗、书大家一样,轰轰烈烈地干出一番事业,不到长城非好汉。古今文人能做到的,我们一样完全可以做到。纵观历史,无论是优秀的书法家还是杰出的学者、诗人、文学家,大多同时具备五个方面的基本素养:第一,资性,也就是天资禀性;第二,情怀,即文人的胸襟与情怀,这也是艺术家安身立命之根本;第三,识见,包括广博的学识和对人生、社会、事物敏锐的洞察力,也就是捕捉书法创作和写作灵感的能力;第四,功夫,要有高超的自我表达能力,包括对书法技法的熟练运用,对历代先贤创作经验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由此形成书法和诗文独特的创作风格;第五,热爱,就是热爱书法和诗文,这是动力,是勇攀书法、诗文高峰的底气。其实,这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并非高不可攀。天才出于勤奋。人的聪明与愚笨差别很小,关键在于是否专心和刻苦学习。关于“情怀”“识见”“功夫”和“热爱”,前几章的一些文章里和本文都涉及了这些方面的内容,在这里就不用重复了,单说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一般说来,有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多么好的文章,但要想写出好文章一定要广博多识。这是因为,当你学到一定的知识,也懂得写作的理论和方法,就要在写作实践中反复锻炼,只有多学多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伟大的文学家郭沫若谈到提高写作能力时说:“多体验、多读书、多请教,多练习,多集中注意力活用感官,尊重口语,常写日记,除之外,别无善法。”“写日记是最具体的办法,这不仅是练习写作的机会,而且使人能够集中注意力。一个人如能有写日记的习惯,对于自己有无限的好处,倒不仅只益于创作。但要作为一个作家而不写日记,那是极不应该的事。”的确,写日记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绝招。一个人每日的生活、学习、工作,丰富多彩,可以值得记住、练写的东西很多。比如:读书的时候,可以写点读书笔记;碰到什么问题,可以写点随笔杂感;遇到什么事情可以记下点点滴滴。鲁迅先生是少有的写作大师,但仍不放松练笔,他除了写杂文、小说和翻译外文外,还要写日记。原苏联的高尔基,也是由于勤写日记,博采众长,因而才华横溢,写作时很少有思路堵塞之苦。我就有一个书写日记的习惯,从1992年开始从未间断过,而且不单是“流水账”,其中有事实,有体会,有描写,有抒情,内容丰富,现已从第五十四本开始了,每本九十五页,可双面记录,概算下来足有三四百万字了。我记得写到第四十四本时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日记之傲》:“日积月累年堆山,一页容易万页难。二百八十余万字,四十四本全写满。若无真情来表达,日记有啥可留恋。人生历程详实录,长期不懈意志坚。闲时翻阅心起伏,细品往事如昨天。”记日记,的确提高了我的作诗赋词、写文章的能力。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吟,等等,这里就不阐述了。但有一点应该牢记:提高作诗赋词、妙笔生花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千万不能让惰性束缚住自己的笔头,必须勤动手、多动脑,把提高这一“能力”当作提高书法艺术更高境界的“桥梁”,像并蒂莲那样竞相开放。

汲古精华铸今风采的创新能力

清人赵翼,从文学艺术的发展和卓越人才作用的角度,在《论诗五首》中书写出了令人震撼的诗句:“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如今读起来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国家代代都有很多具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这是在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创作大胆创新,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国家一代代新人的崛起,必然能创作出流传数百年的光辉篇章。书法艺术也是同样的道理: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经典在流传,审美在演化,书家在探索,后人在期待。因此,既使是古代书法艺术的经典虽然是永恒的,但已不“新鲜”了。但这决不是说不需要学习古人了,在书法艺术上学习古人前贤绝对不可动摇、不可放弃,这一点的重要性,我在前面的篇章里说得明明白白。而这里说的不“新鲜”,意在说明我们这一代的人,一定要强化创新思维,要在新的时代,应有新的标准和高度,坚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古精华,创作出新的经典,实现“新鲜”的创新,切实达到别开生面,独领风骚。所以,拥有汲古精华铸今风采的创新能力,这是书法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自古以来,书法艺术的创新发展,始终就没有止步。纵观我国的书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和风格史。无论是汉魏尚质,还是两晋尚韵;无论是唐人尚法,还是宋人尚意;无论是元明尚态,还是清民尚碑,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新的追求,新的创造,新的发展,继续拓展着书法艺术的审美领域,使这一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不仅在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呈现出了一脉相传的鲜活基因,而且充分显示了书法艺术的创新和风格,有着广阔的探索天地。就从这一书法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来说,自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停止不前,死路一条;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因此,我们必须具有汲古精华铸今风采的创新能力,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基于梦想,始于创新。没有目标的学习,犹如没有罗盘的航行;没有梦想的习书,犹如没有色彩的春天。平心而论,踏入书坛,哪一位书家没有梦想?谁不想在这个领域里干出一番事业?因而许多入行的书家,包括我在内,无不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以古人为范,学古人之法;借古人之力,超古人之笔,不断攀登书法艺术的新高峰,传承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显然,这就要基于梦想,始于创新。然而,要想实现梦想,成就事业,却离不开这样的规律: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这是自然规律的写照;日新之谓盛德,不日新者必日退,这是社会规律的使然。不管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适合于学习书法艺术的规律。有些年轻的习书者曾对我说,学习书法艺术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唯有不懈地追求和奋斗,坚持在继承中创新,才不会落伍掉队。对此,我有同感。可见,梦想是激发习书活力的源泉,创新是实现书法梦想的桥梁。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也必须具有汲古精华铸今风采的创新能力。

第三点,敢为人先,开拓未来。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敢为人先,重视创新,就意味着重视未来,开拓未来。但实话实说,书法艺术的创新,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也可以说是一场寂寞的长跑,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就像我们常说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离不开源头,这源头就是古人前贤的实践之经验。没有古人的根,就谈不上创新的始。而师法古人,就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这就如同中国哲学所讲求的:“新故不停”。也就是说,以古为基,守正出新,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坚持在效“古”中追新。具体到书法艺术上来说,“故”就是效法古人前贤,而“新”则是今人在传承中创新,新的体验和心灵的发现,使书法艺术不断地创新发展。如果把书法艺术的创新比作一座高山的话,而且是没有攀登之路的“高山”,那么,为了创造未来书法艺术的新辉煌,就要敢为人先,要敢于向自己叫板,敢于向自我挑战,不论条件多么困难,都要担当奋进;不论征程多么曲折,都要冲锋陷阵,在登山的过程中披荆斩棘,独辟蹊径,迎难而上,开拓未来,谱写出一曲传统与创新交相辉映的书法艺术的华彩乐章。创新之路虽不平坦,但无限风光恰在险峰之上。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也必须具有汲古精华铸今风采的创新能力。

话又说回来。要想在书法艺术上超越他人、超越自我,离不开创新精神,离不开汲古精华铸今风采的创新能力。这种在继承中的创新,还是要向古人学习,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对于这一点,我曾在前面的篇章里谈过,坚持三个融合:临帖与创作的融合、碑学与帖学的融合、共性与个性的融合。上述的融合,是一种“大融合”,还有我认为的“小融合”,也值得借鉴。明代的陈淳将小行书的精妙与大草书的磅礴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书风,对于行草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晚明时期个性解放的先驱。清代的程正揆将唐代李邕的舒展与颜真卿的端庄峻伟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宽博秀美、疏荡峻爽的审美风格,纵横跌宕而不逾矩,颇得苏轼“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审美境界,给人以“粗服乱头不掩秀色”之感。由此可见,“融合”是书法艺术创新的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在这方面多动心思、多用力气,创造出别具一格的书法艺术。

人为万物之灵,其根本就在于思维能力。思维是人类心理活动最为复杂的形式,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而创新思维则是人类的思维之巅,是发展进步的力量之源。当创新形成书家的一种思维习惯后,书法艺术创新的脚步才会雄健有力。因此,我们要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思维,进一步提高汲古精华铸今风采的创新能力。这样,在书法艺术的创新上就能想到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开创新方法、新路径,创造出新的书法艺术和新的书法风格。

2016年,国家文化部中国艺术交流协会将出版《继往开来——中国艺术传承人物》一书。这部书里编纂了从1940年至今的书画艺术家的书画经典。7月16日,我应邀为该书题写了书名。与此同时,我也以《继往开来》为题,特赋诗一首,以体现创新之志:“只有继往,方能开来。汲古精华,铸今风采。凡不习古,难以成才。古今融通,创新时代。独树一帜,大道康泰。虚心养品,搏击艺海。笔墨妙逸,人生豪迈。感恩报国,天下胸怀。”

书法艺术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的融合能力

书法艺术要体现时代精神,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命题。众多书法家一直这样说,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可这里有一个基本问题需要明确:什么是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

所谓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也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的时代书风,是指一个时代的书法家在总体上的追求。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众多书法家在创作活动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主导风格。这种主导风格是受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和风尚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代表了当时的创作倾向、审美倾向和时代精神。每一个书法家都生活在一个时代,要想创作出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书法艺术作品,那就势必要在自己的作品中打上时代的烙印,力求使作品跟上时代的节拍,体现时代精神。而在这一点上,各个时代也会出现一些代表人物。

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有句名言:“用笔千古不易,结体因时相宜”。也就是说,笔墨当随时代,体现时代精神,并不是跟随时俗流转,而是在传承前人基础上的有所突破。因为书法艺术是独具中国精神、中国表达的文化形态,时代书风的形成与书法传统存在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因果关联,是众多书法家在艺术实践中长期创造和积累的辉煌成果,也是这一时期书法创作和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以及书法家们个性特征的充分表现。书法艺术就是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前赴后继”,以致不同时期展现出了不同风貌,彰显出时代风采。如果说书法艺术要具有时代精神的话,那么这种时代精神就是对传统精神的挖掘与时代精神的拓展。只要了解和研究书法史就可发现,凡是颇有建树的书法大家,都是追求精神境界、道德理想的哲人文士。身处一个时代的书法家,只有接受传统的熏陶、把握时代的脉搏、聆听时代的声音、倾听人民和生活的呼唤,笔下方能展示深刻的思想内涵,体现时代风云。因此,从这里就可悟出,作为一个书法家必须具备书法艺术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的融合能力。否则,书法精神缺失、时代风貌缺位、文化含量缺少以及古韵不足,就难以使古老的书法艺术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也难以推动书法艺术创作的与时俱进。

一个恢宏大气、阳刚正气时代书风的形成,既需要时代精神的陶冶,也需要书家个人素养的支撑。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曾说:诗人需“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这里虽然是在论诗,但一流的、与时代同频同振的书法艺术,也需要这种胸襟抱负和博学多识,这已是古今形成的一种共识了。因此,古今满怀雄心壮志创造辉煌的书法大家,总能在书法艺术的发展中求变出新,展现出时代的风采。汉人推崇博大精深、壮伟生动之美,以钟繇为代表的书法终于形成了汉魏时期以质相胜的时代精神;唐人尚“法”,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大家的楷书,就表现出了恢宏、正大的时代风采;明末清初的傅山,在审美思想与时代剧烈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奇崛精深、清劲爽利的时代书风,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于右任的审美取向与民族精神相结合的学书理念以及诗人、政治家的卓著历史贡献等综合实力,使其书法艺术形成了恢宏大气、奇逸洒脱的时代风格。书法大家林散之胸襟开阔,具有一流艺术家的学识与修养,其综合文化素养的形成,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和艺术高度。他那具有强烈金石气息的“雄浑苍茫、老辣深秀”的书法风格,不仅是对传统书法理想审美境界的集成和开辟,也是对近代以来文化大潮、思想大潮的把握、理解和继承;不仅将自我个性、审美追求和精神情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也将风起云涌大变革时代的精神气象和审美特质呈现出来,使他的书法艺术成为我国二十世纪大变革特定历史时期之时代精神、文化理想的价值体现和象征。写到这里,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作为一个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书法艺术家,一定要向古今前贤学习,增强书法艺术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的融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牢牢把握书法艺术的文化精髓,依据当代书法的审美原则,创建体现书法艺术的时代精神,并朝着这一时代的命题和目标,不断奋进。

时代是书法之源。要使书法艺术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书法家就要在关注时代中思考,在深入时代中践行,用心体悟社会脉搏之跳动,用真情记录时代、反映时代,使独树一帜的书法艺术与时代的正气、大气、文气相融合。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纪念大会,聆听大会的内容,体悟大会的精神,使我十分兴奋和激动,当即便作词一首,有感而发:“人民大会堂,喜气加辉煌。表彰改革先锋,百位贡献奖。各行各业精英,个个可谓标杆,身正名清亮。带领脱贫致富,引导奔小康。七八年,历史变,战鼓响,中国迎来春天,神州换新装。改革浪潮滚滚,争先恐后飞跃,由弱到富强。今庆四十年,只为更开放。”随后,我来到书案前,心情激动,情绪饱满,手握毛笔,集中思想,立刻进入了创作状态,挥动笔墨书写了这首词,呈现出了一种苍劲风骨、大气磅礴和奔腾豪放的境界,把书法艺术和时代精神融合在了一起。2019年春节前夕,众多知名书法家响应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号召,深入基层,为群众写福字、送春联,开展“送万福、进万家”的书法文化惠民公益活动,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国家发展变化的时代主题贯穿于其中。例如:“同圆中国梦,共庆小康春”“春满神州千水绿,花迎盛世万山红”“九州跨入新时代,万众欢呼大作为”“国强物丰万家乐,改善民生百业兴”等等,这些春联既流淌着传统文化的血脉,又饱含着新时代的精气神,使书法艺术和时代精神融合为一体,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因此,书法艺术家只要具备了书法艺术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的融合能力,就能将时代气息凝聚笔端,将时代精神蕴含胸中,进一步理解时代,呼应时代,拥抱时代,酝酿创作出时代书风的正大气象。

Copyright 2012-2014 沈安良官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36179号 技术支持:洛阳凡客软件